我社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

作者:bjb 时间:2021-06-23 点击数:

 

  6月21日下午,江西理工大学期刊社举行座谈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办刊思路和发展方向,努力打造高品质学术期刊品牌。会上《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钨科技(英文)》《江西冶金》四个编辑部的代表作了发言。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刘炜娜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学术期刊来说是莫大的激励和鼓舞,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也为今后学术期刊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学术期刊人: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放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保证刊物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作为地处老区的《江西理工大学学报》,要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积极推动红色基因传承。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编辑部朱冬梅表示:

 

  期刊首先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到守土尽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把导向关,牢记办刊宗旨,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作为学术期刊,应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指示,立足中国实践、聚焦中国问题,针对新时代、新征程对学术期刊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围绕办刊特色和研究热点,结合学校学科、人才、区域等特色优势,积极策划主题出版。

 

  树立精品意识。文章质量是关乎期刊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下,传统学术期刊无论在内容组织、内容呈现,还是内容传播上都面临严峻的挑战。《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学术期刊,应能围绕本领域重大关键问题或社会关注热点,刊登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创新价值的原创学术论文。努力吸纳高层次人才将优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我国有色金属业的理论创新、科技进步与学术交流做出贡献。

 

   《钨科技(英文)》编辑部黄斐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对《文史哲》学术期刊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方面给予了肯定,就办好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体现了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钨科技(英文)》编辑部的同志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作为英文科技期刊的办刊人,肩负着把期刊办成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增强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的话语权,服务国家科技创新等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在办刊过程中,《钨科技(英文)》将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办刊宗旨,严把导向关和学术质量关,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积极推动期刊出版形式、传播形式和宣传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国际学术创新成果,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中国与世界更好的互联互通贡献一份力量。

 

   《江西冶金》编辑部陈丽杰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对繁荣学术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视以及对编辑工作者的关心关怀,同时,就办好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期刊编辑的一员,我深受鼓舞,在以后的工作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为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打造高品质学术期刊贡献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理工大学  京ICP备15000288 号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江西理工大学期刊社与出版中心   

   电话:0797-831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