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SCI论文查重原理

作者:bjb 时间:2018-10-30 点击数:

  当今所有的SCI论文大部分都会经过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即便最后不被盲审。但是这个系统的初衷其实是很好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中国科研界的学者们一个警示作用:杜绝抄袭,踏实学问。正所谓“世界万物,有矛就有盾”的哲学观,所以中国知网的这个“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不是完善的。

  其原因有二,其一是目前的图文识别技术不够先进,其二是目前的机器识别还达不到在含义识别上的智能化。一贯的观点就是“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破敌,必知敌要过学术检测这一关,当然先了解这一关的玄机。
  
  一、SCI论文查重原理
  1、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对于3万字符以上文字较多的论文是可以忽略的。对比数据库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个人比对库,其他比对库。部分书籍不在知网库,检测不到。
  2、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论文的文章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分段检测。
  3、查询后可能存在某种情况就是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袭了其他文献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这是正常的。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阈值,该阈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5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
  4、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3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5%。
  
  二、快速通过SCI论文查重的七大方法
  方法一:外文文献翻译法
  查阅研究领域外文文献,特别是高水平期刊的文献,比如Science,Nature,WaterRes等,将其中的理论讲解翻译成中文,放在自己的论文中。
  优点:1、每个人语言习惯不同,翻译成的汉语必然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段文字,不同人翻译了之后,也不会出现抄袭的情况。2、外文文献的阅读,可以提升自身英语水平,拓展专业领域视野。
  缺点:英文不好特别是专业英文不好的同学实施起来比较费劲。
  方法二:变化措辞法
  将别人论文里的文字,或按照意思重写,或变换句式结构,更改主被动语态,或更换关键词,或通过增减。当然如果确属于经典名句,还是按照经典的方法加以引用。
  优点:1.将文字修改之后,按照知网程序和算法,只要不出现连续13个字重复,以及关键词的重复,就不会被标红。2.对论文的每字每句都了如指掌,烂熟于心,答辩时亦会如鱼得水。
  缺点:逐字逐句的改,费时费力。
  方法三:转换图片法
  将别人论文里的文字,截成图片,放在自己的论文里。因为知网查重系统目前只能查文字,而不能查图片和表格,因此可以躲过查重。
  优点:比google翻译法更加方便快捷。
  缺点:用顺手了容易出现整页都是图片的情况,会影响整个论文的字数统计。
  方法四:google等翻译工具翻译法
  将别人论文里的文字,用google翻译成英文,再翻译回来,句式和结构就会发生改变,再自行修改下语病后,即可顺利躲过查重。
  优点:方便快捷,可以一大段一大段的修改。
  缺点:有时候需要多翻译几遍,必须先由中文翻译成英文,再翻译成阿尔及利亚语,再 翻译成中文。
  方法五:插入空格法
  将文章中所有的字间插入空格,然后将空 格 字 间距调到最小。因为查重的根据是以词为基础的,空格切断了词语,自然略过了查重系统。
  优点:从查重系统的原理出发,可靠性高。
  缺点:工作量极大,课可以考虑通过宏完成,但宏的编制需要研究。
  方法六:插入文档法
  将某些参考引用来的文字通过word文档的形式插入到论文中。
  优点:此法比方法四更胜一筹,因为该方法日后还可以在所插入的文档里进行重新编辑, 而图片转换法以后就不便于再修改了。
  缺点:还没发现。
  方法七:自己原创法
  自己动手写论文,在写作时,要么不原文复制粘贴;要么正确的加上引用。
  优点:基本上绝对不会担心查重不通过,哪怕这个查重系统的阈值调的再低。
  缺点:如果说优缺点的话,就是写完一篇毕业论文,可能会死掉更多的脑细胞。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I3MjM4MA==&mid=2649126282&idx=1&sn=48f426ab
684e271b38f0c68296bde8c6&chksm=880facd9bf7825cfc9a532928232e9efe6839ed1e1b85ecb030
b6d0abe279a6a258a2be0781&mpshare=1&scene=23&srcid=1018UkWDVN3Nf2lrhlSjLgel#rd

声明:本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
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理工大学  京ICP备15000288 号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江西理工大学期刊社与出版中心   

   电话:0797-831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