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经典】“书比人长寿”应该成为编辑的终身追求——论编辑在打造精品力作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bjb 时间:2018-06-15 点击数:

  摘  要:打造精品力作,“打铁先要榔头硬”,作为处于主体地位的编辑,在今天这样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更需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确立先进的出版理念,夯实自己过硬的基本功。

  关键词:精品力作;职业理想;出版理念;素质与基本功
  我们每一个出版人,应该强化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企业,也为我们自己,努力多出一些文化精品,留下一些能够让人回味的出版物,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出一些“比人长寿的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精品力作”。“打铁先要榔头硬”,作为处于打造精品力作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编辑,在今天这样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更需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
  一、职业目标与职业追求——理想
  有职业追求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奋斗目标,我也是。在当中学老师的时候,我希望能成为一个受学生、家长欢迎的名师;在当大学老师的时候,我理想成为一个在教学、科研有所建树的教授;在当了出版人之后,我追求编辑出版一些能为社会、读者称道的出版物。因此,在我每次以编辑出版研究生导师身份给学生上第一次专业课的时候,在我每次以总编辑身份与刚入职的新编辑谈话的时候,我总会与他们谈职业理想,谈实现职业理想的三重境界,那就是你是把出版视为“饭碗”,只是用来作为维生的手段,还是把出版看成为只是一种“工作”,当作一种职业,每天认认真真去完成即可?我特别强调的是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出版人,那就要去追求第三重境界,也是一个真正的出版人的境界,就是要具备出版理想,要把出版作为自己的事业,作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因为,只有当你有了终身追求的理想后,你才会热爱你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只有你热爱上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你才会尽心尽力、想方设法去做好你的工作。出版人尤其如此,一个不爱书的编辑,一个对编辑工作没有激情的出版人,是无法打造出精品力作的。
  有了出版理想,想做一个好编辑就必须强调责任感、使命感。尽管今天的社会浮躁、拜金主义盛行,出版行业也同样如此,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好编辑,成为一个有理想追求的出版人,也就必须要去考虑如何尽自己的能力去编好书、出好书。我做过编辑、当过总编,我策划过许多选题,担任责任编辑的图书也不少,应该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出版过不少获得较好社会反响和获得过国家各种奖项的作品,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在我的出版人生涯中也确实出过一些平庸的作品,也策划过一些并不成功的选题,但是在主观上我一直在努力,也从未动摇过我的出版理想,希望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为社会、为今天的时代出版更多的精品,希望能让好书去引导人们的阅读,因为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消费更需要引导。只有我们出版人确立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才可能一直为之去努力,而且是终生为之努力。尽管也许由于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不一,目标实现的程度上会有所不同,但我们应该不忘初心,为了我们的出版理想坚持去努力践行。
  努力践行自己的出版理想,就得学习、研究、探索。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它既有着作为人们精神食粮的文化属性,又有着属于市场产品的商业属性,这就对出版人、对编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坚持学习,不断创新,尤其对于一个出版企业的掌舵者、决策者那更是如此。我曾经在15年前就说过:“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单位,社长总编如果不是本行业出身的,笔者以为,没有三年全身心的投入是没有发言权的。”我的切身体会,得到了出版界一批老前辈的充分肯定,也为出版实践所证实了的。
  编辑出版是内容产业,强调创新。出版的改革,日新月异,进入互联网时代,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转型,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今天出版的主题词,这就得学习,不断学习,从我们的知识、理念、思维方式一直到操作的手段,都得紧跟形势的发展而更新、改变。可以这样说,新人入行必须要相当长时间的全身心投入学习研究,而熟手一旦脱离出版第一线的岗位,就将会很快失去说话的资格,我想这应该是符合出版发展规律的。
  因此,我在多个场合说过,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我给自己还加了一句:到退休才知道自己还没有学好。为此,我一直在努力学习,积极接受出版的新事物,从博客到微博,从微信到“+互联网”,从POD按需印制到CTP印刷,从AR到VR,从新的理念、新的媒介到新的技术,只有学习了、接受了而且掌握了,你才能跟上发展的潮流。问道出版,因此也就成了我职业生涯的常态。
  二、文化品位与两个效益——理念
  编辑作为打造精品力作的主体,树立了职业的理想与追求还不够,还必须确立正确的出版理念,对于精品力作的衡量标准、价值取向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何为精品力作?其衡量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们精品工程建设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出版业既然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那么,作为一个企业,就必须谈效益,作为一个文化企业,就不仅仅是谈经济效益,还必须讲社会效益,这也是文化产业与一般国民经济产业的一个根本区别。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就成了出版业最高准则。那么,正确理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内涵和外延就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认识常常会出现偏差。
  什么是社会效益?我以为,它一般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弘扬社会主旋律的,二是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三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由此也可知,社会效益不仅仅指的是政治范畴,即便是主题出版也不仅仅是指政治范畴弘扬主旋律的内容。什么是经济效益?我以为同样也包括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经济建设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准的,二是有广大读者受众的,三是能给出版企业带来经济利润的。由此可知,经济效益也不仅仅指的是出版社的产品利润。显而易见,社会效益与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与经济利润是不可画等号的。真正一部好的作品,它在两个效益的各个层面一定是会有交集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由以前的两个效益相结合的提法改变为两个效益相统一。有了这样的价值判断,我们就可以发现,好作品,它在两个效益的问题上一定是统一的,只是在各自的层面上有所侧重,有所交叉。
  然而,作为文化产品,却有着一个相对比较恒定的评判标准,那就是品位,出版物的文化品位。出版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两个效益真正统一的出版物一定是具有很高文化品位的出版物,文化品位的高低正是出版物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我们常说,人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那就是指要成为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人,出版物作为文化产品,所以文化品位的高低就应该成为我们对出版物优劣评判的标准。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出版理念。
  在出版实践的过程中,作为文化传承的使者对于文化品位的追求恰恰被我们忽视了。审视年出版四五十万种出版物的中国图书市场,我们不难发现,展示出的出版物中,大量的图书正是缺失了作为文化产品灵魂的文化品位,而正是对文化品位的忽视直接导致了我们今天出版物整体质量的下滑。我们不得不承认,出版界之所以今天精品匮乏,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现象的存在,其原因与我们出版人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缺失了文化人的追求、丢失了文化人的本性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那么,何为文化品位?我曾经这样说过,“文化品位”包含了三个方面,那就是内容的创新性、价值的积极性、形式的健康性。评价某个出版物文化品位的高低,其实质必然离不开这三个方面程度的高低。创新,是出版物的灵魂,原创是出版物文化品位衡量标准的重要内涵;社会价值积极与否,则是文化品位评判标准的基础条件,那种恶俗、庸俗、低俗、粗俗的文化垃圾,显然是没有文化品位的;形式上的健康,则是一个出版物是否具有文化品位的外在标志,我们的出版物应该是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给人以积极向上、弘扬正气的正能量,给人以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了“文化品位”这样的结合点,笔者相信,两个效益就一定能达到真正的统一。出版实践告诉我们,一本好书,一本符合人们生活、生产、工作、精神需求的图书,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具有文化品位。文化品位是出版物和出版业效益核心价值的体现,这应该是一个公允的评判标准。今天,图书出版业非常崇尚“吸引眼球”,这本身也没有错,作品应该要有“养眼”的功能,但是,仅仅“养眼”是不够的,我们提倡的应该是通过“养眼”而能“养心”,这样的作品才是我们应该去努力追求的!  我们的出版社,不管如何转制改企,我们的出版人,不管面对怎样的环境,努力出一些“比人长寿的书”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出版社应该走以书名社的道路。近代以来出版的实践告诉我们,一部出版史,就是由许多出版社出版好书的历史。我们每个出版人应该为之作出努力。我们在强调出版物效益的同时,应该首先在观察其文化外表的同时,看看它有没有“文化品位”的内核!
  三、工匠精神与基本技能——素质
  我曾经说过,一个出版社,在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制定之后,人就是决定的因素。一个企业,在发展方向确定之后,就必须要有实现规划和战略发展的人才,就必须要有一支能战善战的队伍。尤其是出版这样的以内容为产品最大特色的企业,人才队伍就显得更加重要。我进入清华大学出版社最初两个月的调研内容之一,就是对出版社的人力资源也就是出版社的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在全社编辑大会上我的第一次讲话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编辑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对于新编辑的招聘我提出了9个字,那就是对于人才我们必须要做到“招得进,留得住,带得出”,而且在经营班子会议上我明确提出了应该增大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唯有如此,才能稳定队伍,留住人才,建设好队伍。
  为了自己的职业追求、职业理想,在将近耳顺之年,我只身“北漂”,跨出了我职业生涯重要的一步。应该说,在出版人的职业生涯中,我已经获得过许多奖励,出版界的奖项也拿了不少,那么花甲之年来到北京,我还在追求什么呢?如果就我个人的出版理想来讲,当然是希望在我的任上能出版更多的好书。但是我到清华社出任总编辑,我更希望在这个国内一流的出版社,能建设好一支出版队伍。我记得十分清楚,清华控股集团的领导最初与我面谈的时候,这也是希望我出任总编辑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所以,来北京以后,我尤其重视队伍建设,重视重点板块的编辑引进。我认为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不可忽视,再优秀再有能力的出版人迟早都要退出舞台的,社长、老总也总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能留下的只有精品、队伍和出版精神。这就是我的职业追求、职业理想,也是我进入出版领域几十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
  编辑出版是一种技术、一种技能、一种技艺,技术、技能、技艺是需要人去掌握的,因此,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熟练规范的基本技能构成了我们编辑出版人的基本素质。精品工程的打造,精品力作的面世,是需要我们出版人在长期的积累、精心的制作、精雕细刻的打磨中产生的。所以,提高编辑的素质,提倡工匠精神,强化编辑基本功,提升编辑基本技能就成了今天我们打造精品工程的关键。在今天互联网时代,在融合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要打造精品工程,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就必须抓编辑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训练。
  编辑的责任意识其实质就是思想上的基本功。因此,我们抓队伍建设,抓队伍的基本功建设,首先就是要强化编辑的责任意识。作为一个编辑,尤其是策划编辑,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力求两个效益的统一,抵制唯利是图、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与经济效益的思想和行为,为提升中国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净化中国的图书市场贡献自己的力量。承前所述,编辑工作是一项道德感极其强烈的工作,所以我们要自觉持守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以职业道德准则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勤于探索创新,为多策划好的选题,多出精品而努力。编辑个人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责任感将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尤其是体现在选题的策划上,从政治导向、思想倾向、价值观的层面去衡量选题的价值,传递正能量、传承优秀文化、传播科学知识。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编辑出版人的基本功。
  要提高编辑的基本素质、夯实编辑的基本功,职业教育、继续培训是必要的。编辑出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的行业,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到头来才知道自己没学好的行业。尤其是在新技术时代,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在做好内容提供商角色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扩大我们传统出版的领域,拓宽我们的视野,传统出版才可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应该说,共生双赢才是我们目前对于互联网、数字出版的正确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掌握新的技术,在这个问题上,年轻的编辑需要熟悉、需要学习,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编辑同样需要学习,去研究新技术,研究新问题。出版机构的领导必须注意要创造条件培训现有人才,对企业现有的员工不仅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把他们放到最能发挥自身才能的岗位上去,而且要注重对他们的再培训,通过继续学习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和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极其经济的人才培养的途径。所以培训教育应该纳入我们的队伍建设的规划中去。
  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除了体现在对语言文字、出版规范熟练正确掌握的基本功上外,我们每个编辑还应该强调和重视专业知识范畴的基本功。尽管我们的编辑是分别隶属于某个领域的硕士博士,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以后,我们还是不能忽视自己本专业的基本功,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了解自己本专业的最新进展,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对于一个编辑来说,只有在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去做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才有可能做出高质量的产品,才有可能做出精品、形成特色,这其实就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也就是专业的基本功问题。可以预见,在新媒体时代,编辑的专业化问题将被再次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
  作为精品力作,出版界普遍共识是内容精到、编校精细、装帧精美、印刷精良、作者功力精深、读者定位精确的图书,既富有时代精神,又具有文化积累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效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高度统一的出版物。而精品力作,将成为一个出版社的名片,而一个名社正是由精品力作与名编辑一起构成的。不管是出版集团还是单体出版社,如果没有了名品和名编辑,你的经济效益再好,利润再高,也不可能为历史所记载。就我对出版的理解,我始终认为,出版的历史必定是由名书、名编辑、名社写就的。时代需要精品,精品需要好编辑,“书比人长寿”应该成为每一个具有出版理想的出版人的终身追求。|作者单:吴培华,清华大学出版社,100084,北京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理工大学  京ICP备15000288 号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江西理工大学期刊社与出版中心   

   电话:0797-831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