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强调,“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
期刊工作者们纷纷赞叹:“科技期刊的春天来了!”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记录、传播、交流的主要载体,是积聚前沿、尖端科技信息与文献资源的主要平台。在引导学科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双一流建设”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没有一流科技期刊的支撑,那么科技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而,长久以来,本土科技期刊饱受诟病,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存在优质稿源枯竭、审稿周期长、管理混乱粗放、办刊经费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科研评价、科学交流中逐渐被边缘化。
目标有了,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实现。但是,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非一朝一夕之事,该如何实现世界一流期刊建设的“做局”与“破局”?
网络首发,巩固话语权
2017年11月,我国正式对国内外公布,《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简称CAJ-N)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 官方平台,以单篇或整期论文为单位先于纸质期刊出版。
《科学通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财政研究》《经济研究》等数百家中国学术期刊成为论文网络首发首批试点期刊。目前,我国已有首批904种学术期刊实现学术论文第一时间网络首发
首批正式转型的868种学术期刊,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网络首发论文,不仅能够将发稿时间缩短到三个月左右,还能配套出版相关文字材料、图形文件、音视频文件,直观展示实验的环境、过程及相关数据,有利于作者充分表达学术思想,同时让读者借助数字资源更全面理解和使用研究成果。
所有投稿,一经审定无需确定纸质刊物出版时间,就能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网络首发平台,向全世界出版,确保了优质学术成果第一时间刊发,并在国际学术界迅速传播,巩固学术优先话语权。
学术文章网络首发,不仅在国际上能获得更多的科学发言权,在国内也能提升知识传播和知识服务的效能。过去,学术期刊是服务于学者个人行为为主的学术研究,而现在,学术创新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学术期刊从简单的论文贡献信息服务,转向科学、社会、政府大数据与机构内部大数据整合与研究性学习。
网络首发论文的数字出版模式有录用定稿、增强论文、数据论文、协创论文四种。
“刊-网-馆”融合运营新模式
目前,期刊产品全媒体供应链被割裂,期刊产、管、用“脱节”,期刊、图书馆、读者“虚挂”,期刊的出版质量、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实施“刊-网-馆”的融合运营模式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我国将在两年内有计划地完成三者的融合运营。
刊-网-馆,分别指的是学术期刊、平台和图书馆。在模式下,学术期刊的订阅、服务、保存、资源和资产管理方式都会有所改变,并引起图书馆、信息中心等部门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革,从而出现一个崭新的全媒体业态。
近20年来,我国学术期刊已逐步形成以纸质版、网络与电子版多元发布的全媒体出版产品结构,但这同一内容的两种版本却一直分别由不同的供应链各自定价发行,人为地将一个市场裂解为两个市场,造成了价格脱离价值、市场相互抵消、边际成本上涨、营销模式混乱的状态,严重削弱了期刊的市场主体地位,扭曲了产业生态,牵制了期刊和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在纸刊和网络同步发表学术文章,也成为大多数学术期刊杂志当前的重要工作。
刊-网-馆融合运营的新模式,是基于学术期刊、中国知网、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共同使命,协力提高期刊产品的出版质量,协力提升期刊传播和知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协力改善期刊出版运营的市场机制。
期刊评价,提升国际影响力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一流学术期刊建设的必由途径。
在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对于中国学术期刊当前的发展环境,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在评价、评奖、人才评价过程中,不应过多用SCI指标和影响因子,同时建议合并各种奖项。
核心期刊?
国内核心期刊遴选是评价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按照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范围等标准不同,遴选结果也各不相同。
当前的核心期刊遴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期刊质量提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生产和学术生态——学术期刊一旦跨入“核心”期刊的殿堂,学术期刊以及学术论文均身价倍增。
目前国内主要核心期刊遴选体系
1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HSSCD)
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此外,CNKI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连续十多年对中国6000多种学术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和定量评价,发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等。创新提出互引指数、影响力指数(CI)、期刊量效指数等新的期刊评价指标,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下载量、半衰期等传统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当然,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期刊,还必须提升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在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上,中国知网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遴选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以此助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还首次发布了《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年报》,以全球性统计源数据统计分析中国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期刊格局中的位置和影响力,帮助学术期刊找准定位、找出差距、客观对标国际一流期刊。
尽管《意见》全文犹未可知,但办好中国科技期刊总有几条绕不开的路径,那就是吸引优质稿源,挖掘中国本土的特色原创研究,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在科学家们以实际行动支持中文期刊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国家和社会的政策和价值观引导,完善评价体系;对优秀中文期刊进行财政和基金支持的同时,加强期刊自身办刊能力,提升质量和服务,培育更多办刊人才。
《意见》的通过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的“破局”点。有了这个“破局”点,就可以从期刊的管理模式、出版模式、经营模式、传播模式、发行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局”,推动世界一流学术期刊的建设。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9Mrl0o7d2w7PSR_FUzHRSQ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
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