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需要有问题意识,阐明问题本质,探讨问题成因,寻找问题的解决对策,要紧扣问题铺展论证,围绕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
什么是问题?从论文构思角度看,问题是指引作者展开思考、构建论证的导向;从论文框架角度看,问题的展开是细分次级问题、确定论文框架的核心依据;从论文观点角度看,问题是论文探讨的着眼点。论文的主要观点就是作者作为解决问题所提出的核心命题。
一、凝练“问题”易犯的错误
问题在论文写作中具有主导作用,且体现在多个维度。不论是纯理论性论文,还是实践对策性论文,其写作目的都在于阐释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即都是围绕问题展开阐释和论证。论证所要解决的问题构成了论文展开探讨和论证的核心导向。因此,确定一篇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篇论文明确立意、凝练主题之基础,也是写好论文的关键。
写作实践中,问题的提炼最为核心,也最具挑战性。因此,论文写作一定要克服问题泛化和先入为主。通常情况下,问题泛化和先入为主有两种情形:
第一种常见情形是问题不集中,直接将研究领域当作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一篇以民法典中的自甘风险规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宽泛地探讨自甘风险规定的法条释义、自甘风险规定的适用条件、自甘风险规定与相关法条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论文看似在分析问题,面面俱到,但实质上缺乏问题意识,欠缺问题导向,没有紧扣问题展开针对性的探讨和论证。这种缺乏凝练主题的论文,几个部分相互独立,各说各话,接近于“若干问题探讨”。一篇论文如果没有问题的凝练,缺乏一以贯之的线索,就容易泛泛而谈,松散甚至杂乱。因此,一定要对问题进行凝练。
第二种常见的情形是结论先行,没有紧扣问题展开实质性论证。有些论文看似分成若干部分,逐步展开探讨,各个小标题之间也看似具有逻辑关联,但细看就发现严重缺乏问题导向,行文并非紧扣问题展开探讨。许多观点没真正展开论证,论证与观点之间没有逻辑关联,论文和论据分离,在自说自话基础上添加众所周知的结论。在有的论文中,作者将自己所看到的某一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堆积,未经深入论证就得出了结论,这是欠缺问题意识的典型代表。
问题的凝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情况下,作者刚着手写作时,可能没有清晰地认识到真正的问题,但通过构思行文,逐步探索,优化论证结构,最终可以提炼出论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提炼和校正,经常构成调整论证框架、优化资料选择的基础。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使作者逐步提炼出在学界现有研究基础之上,且能够自由驾驭、可以体现其独到思考的问题。
二、问题定位决定分析视角
实践中,针对同一问题,许多学者会基于各自学术专长,明确问题定位,从不同维度展开探讨。问题定位,决定作者将从什么视角分析问题以及可能采用的理论资源。下面,我们以近年来备受热议的知假买假型案件为例展开探讨。
知假买假型案件的核心问题点是原告明知商品有假仍然购买,其惩罚性赔偿请求是否应当得到支持。民法学者一般会将其定位为法教义学问题,以部门法学说为基础,从法条解释角度展开论证,探讨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者,欺诈需要具备哪些要件,能否基于受到欺诈支持其惩罚性赔偿请求。社科法学一般从社会效果角度进行分析,将该问题定位在民间力量参与打假的社会效果及其成本收益方面,进而略过法条解释,直接探讨支持知假买假者惩罚性赔偿请求所产生的社会效果。
不同问题的选择,探讨的着力点也不同,所用的理论资源也不同。比如,社科法学学者更倾向于使用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理论,展开社会效果层面的分析。民法学者一般采取法教义学方法,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及相关学说,探讨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有没有构成欺诈,结合构成要件确定是否支持其惩罚性赔偿请求。
综上,各种视角下的问题定位都有其合理之处,都可以从不同维度拓宽视野,探讨问题。作者需要有意识地反思自身的问题定位,不应当在不同维度的问题定位之间进行跳跃。例如社科法学主张展开社会效果探讨,倡导指出知假买假者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却又以法律解释名义,论证推行其意图实现的效果导向,其分析方法明显偏离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依据问题确定论文逻辑结构
从论证步骤角度看,论文的结构可分解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对策三部分,这是从形式层面描述论文的普适性框架。从内容角度看,论文构思一般是紧扣问题解析展开。一篇论文所要解决的大问题往往可以分为若干小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会形成相应的论点。这些分论点形成整体合力,协调论证,能据以提炼出总论点。小问题之间的关联经常构成论文之逻辑结构。
问题的切发和论点展开有若干类型。有的以并列方式展开,依次探讨总问题下具有平行关系的若干分问题,分别形成相关论点,呈现出一种横向铺陈的形态。有的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研究问题,以纵深化方式探讨问题成因,寻找对策,其分论点呈现出逐步深化关系。在具体行文中,并列式和递进式很可能会交互运用。以递进式思路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论文,在某一层次上,也很可能以并列方式将问题划分为几个平行式分问题展开探讨。
总体而言,在论文写作中,问题一以贯之地起到主导作用,构成凝练主题,构思论证和提炼论点的核心指引。它是一篇论文的引擎,能够指引作者明确所要探讨的问题要义,并以问题定位之方式确定一篇论文的分析视角和所采用的理论资源。从论文结构来看,问题是凝聚论证焦点,据以铺展论证框架的核心依据。与此相适应的是,问题切分后形成的并列或递进式框架,经常构成论文之逻辑结构。因此,一篇优秀的论文,势必要紧扣问题展开,凝聚论证主题,一以贯之地紧扣问题要点展开论证,从而使主题鲜明、逻辑清晰和要点明确,使读者能很顺畅地理解其主旨、论证思路与核心观点。
来源:法理杂志
转载:课题洞见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