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被误读的学术编辑——兼谈学术编辑的职业特性

作者:bjb 时间:2018-10-09 点击数:

  摘要  就职业特性而言,学术编辑具有学术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这些职业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整理性、经验性和服务性的表象所遮蔽,影响了社会对学术编辑的职业认同。重新审视学术编辑的职业特性对于提高学术编辑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学术编辑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术编辑;职业特性;学术性;艺术性;创造性
  学术编辑是学术出版的主体,是社会知识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78年教育部《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就对学术编辑(这里主要指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身份作出了明确规定。1980年,《编辑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颁布,编辑系列职称制度正式建立。1988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期刊管理暂行规定》,其中,关于“专职主编”和“专职编辑”的规定成为学术编辑职业化的法律依据。[1]近年来,国家又通过职业资格登记和责任编辑注册加强了对编辑的职业准入和岗位管理。应该说,学术编辑的专业化身份在国家制度层面的确立已有近40年了。但现实情况是,人们对学术编辑,尤其是对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或者矮化,没有给予其应有的职业认同。作为教辅岗位的学术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常常被视为“咬文嚼字的雕虫小技”,或者“类似于行政事务的细碎工作”。[2]这种边缘化的职业存在使得学术编辑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身份焦虑,这显然不利于学术出版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传播。造成这种误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学术编辑相对特殊的职业特性是重要原因之一。重新审视学术编辑的职业特性,既是完善编辑学基本理论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学术编辑队伍建设的内在需求。
01整理性掩盖下的学术性
  学术编辑的工作内容是对学术作品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媒介向社会传播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学术文稿的筛选与加工、规范与修饰是学术编辑工作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此编辑工作常被冠以“文字裁缝”“剪刀加糨糊”“编辑匠”来强调其整理性的一面。这种认识其实并不全面,编辑的学术知识和学术思维能力实际上隐性地贯穿于整理过程,学术性应是其根本的职业特性。
  选题策划是学术编辑工作学术性的集中体现。一个优秀的学术编辑首先一定是某一个学科的专家,或者至少是某个领域的内行,能够深入把握特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同时具有较强的学术敏感性,能够把握研究动态,可以敏锐地捕捉特定学术领域的研究前沿和重大的现实问题,这样才有可能提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选题。组稿选稿时,学术编辑又需要具有精准的学术鉴别力和强大的学术传播力,组稿要有针对性,要区分作者的不同研究方向和学术风格;评判稿件时,要判断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论证是否完备,是否具有社会价值,等等。这些都需要调动编辑的学术知识和学术思维,这种选择和判断是编辑学识、经验、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加工稿件同样需要编辑具有较为全面的编校常识和学术素养,由于作者的价值观念、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知识素养各有不同,绝大多数稿件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编辑则是学术规范和意识形态的把关人。所谓“逢疑必问,逢引必核,逢错必纠”,并非单靠认真细致就能做到。只有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敏锐地发现疑点,科学地考证疑点,合理纠错。实践中,文章题目的推敲、大小标题的凝练、摘要的编写、框架与结构的安排看似是编辑与作者关于文章形式的整理商榷,实质上是二者之间的学术沟通。有研究者曾提出“学术交往力”的概念来强调编辑与作者沟通的学术性和技术性。[3]
  学术性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学术编辑既是某学科或领域的专业人才,也是出版专门人才。学术编辑的整理既要从学科专业的要求出发,指出稿件在内容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能从编辑出版专业的要求出发,告诉作者怎么使稿件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样的整理才具有专业的意义,这样的学术编辑才是真正的“学术意义的发现者,学术成果和文化传播的创作者、组织者、评价者、裁决者、设计者、优化者、导师”。[4]
02经验性遮蔽下的艺术性
  经验,是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相对于医生、工程师等专业人员,虽然学术编辑的工作经验也是来源于学理认知基础上规范的实务操作和专业训练,但是学术内容加编辑技术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学术编辑的经验性更强。内容的专业性、成果的创新性、知识的权威性、信息的准确性、编排的规范性共同成就了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而达成这种阅读审美的核心因素即是编辑艺术。艺术不同于技术,具有审美性。技术性是所有职业的内在规定性,任何职业都天然地具有技术的内涵,技术可以通过反复的训练达到稳定的熟练程度,并成为一种技能,但这更多是规模化生产的职业特点。而学术作品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精神产品,富有人文精神和思想智慧,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对学术作品的编辑工作是普遍经验的创造性运用,并非简单的机械技术,而是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具有鲜明的艺术性。
  学术编辑的艺术性是学术编辑工作的巅峰状态,是学术素养动态积累和编校技能综合提高的应然状态。所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要求编辑主体集知识素养与思维创造于一身,把学术刊物“折腾”成学术观点的策源地和集散地。艺术性还要求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与编辑活动的审美化融于一体,既弘扬工匠精神,又能下足“绣花功夫”,严谨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耐心执着。具体到工作实践,从新手小编到编辑熟手,是技术层面的研习,编校流程和编排规范可以通过机械学习熟悉掌握,而语言文字的加工整理和编排艺术的提升则需要较长时期的独立钻研加言传身教。比如语言文字的推敲要尽量保持作者的语言风格,坚持“只改错不改好,可改可不改的不改”,这是删改文章的一条基本原则,具体到特定稿件中,到底改还是不改,尺度怎么拿捏,就要靠个人经验了,资深编辑常常只通过个别字词的微调理顺语序和节奏,反之有可能破坏作者的语言风格,甚至改得上气不接下气,这是语言艺术的魅力,也是编辑功夫的体现,这种经验是非专业编辑很难体悟的。再比如,有时文章的删改是出于版面需要而非基于文章内容的表达需要,较为常见的是因排版而产生的转接或页面余缺问题。如何灵活运用留白、删减和补白,很考验编辑的应变能力,处理得当,可以了无痕迹地使版面增辉,反之有可能影响文章的完整性,或者是版面拥挤、刻板,这都需要编辑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唯其如此,才能下“刀”既稳又准,把编校技术修炼成编辑艺术。
  编辑艺术是一种通过反复的刻意实践凝练而成的专业认知和技术操作的高度融合。资深学术主编对此深有体会,我国当代著名的编辑家、出版家、编辑学家杨牧之先生明确提出,编辑工作就是一门艺术。他结合自己多年主编《文史知识》的体会撰写了《编辑艺术》,其中包含了他多年编辑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既有高屋建瓴的办刊宗旨和体现时代要求的编辑思想,又有行之有效的编辑操作和管理方式”[5],充分体现了学术编辑的艺术性。《编辑之友》的孙琇先生把自己多年的编辑工作经验和实践体悟凝结成《编辑如是》,这是一部有关出版理论与实践、编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集,其思想性大于知识性,是活生生的编辑成长感悟,是编辑漫长的精神跋涉、艰难的心灵求索的结果,这本关于学术编辑职业养成和专业发展的学术随笔集是对学术编辑艺术性的经典诠释。任火先生的《编辑独语》以其独有的编辑情怀和充满哲思的语言书写了编辑十五论,分别是编辑境界论、编辑策划论、编辑质疑论、编辑发现论、编辑权威论、编辑选择论、编辑创造论、编辑人格论、编辑风格论、名编辑论、主编论、编辑忧患论、编辑功利论、编辑公德论、编辑神圣论,无疑是对编辑艺术的深度诠释。这样的诠释在学术编辑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于是70位敬业、乐业且专业的编辑同行都因为“有话要说,非写不可”而主动赐稿,访谈《编辑独语》,催生了《走向编辑灵魂的圣坛——放谈<编辑独语>》,这种访谈并非一般的评论,而是心灵同心灵的碰撞,思想与思想的沟通,感情和感情的融汇,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资深编者对编辑艺术的真情告白。
03服务性隐藏下的创造性
  学术编辑通过发现作品、培养作者来服务于知识生产,但这并不表示其不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学术出版活动从操作流程上应以服务业的思维和逻辑开展,但是学术出版是生产精神产品的,精神产品之特殊的社会价值决定了学术编辑更加具有创新的专业精神,从这个角度讲,创造性乃是学术编辑的职业特性。
  回顾出版发展史,学术期刊诞生之初,学术编辑本身就是学界大咖,处于学术研究的核心位置,彼时学术编辑在知识生产中天然具有引领作用,具有鲜明的创造性。例如,1920年代顾颉刚创办的《禹贡》半月刊,就引领了历史地理研究的风潮。[2]但是随着编辑职业化的确立和现代出版技术的革新,编研一体的学术体制出现了反复,学术编辑与学术共同体出现分化,学术编辑的身份建构陷入了长久的困惑,甚至面临“要不要学者化”的考问。要知道,这种质疑源于对编研一体的办刊传统的追问,并不否认学术期刊通过学术团体引领学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学术编辑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是学术作品的规划者和组织者。选题、组稿、审稿、校稿和定稿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编辑付出创造性劳动,这种助产士般的创造性劳动最后都凝结到学术论著中,成为作者的作品。正如朱剑所说,编辑对于作者及其作品和读者具有引导、协调和净化作用;编辑看似带有依附性的劳动其实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编辑在发现、培养和创造作者及作品的价值,在有效传播精神产品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1]邹韬奋先生有言:“有服务之彻底精神者,无论何事,无论事之大小,凡经其手者,无不以‘最完善’为其鹄的,竭尽心力而为之。”这正是对编辑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服务精神的赞颂。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编辑的服务是集探索发现与组织协调为一体的再创造过程。
  媒体融合时代,数字化带来的变革不断冲击着出版业,也极大地激发了学术编辑的创造力。占据学术期刊出版半壁江山的高校学报编辑为了主动应对体制变革和数字化出版转型,先后提出并主动实施了“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和“域出版学术平台”方案。这两个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学术出版方案是“互联网+”时代学术编辑创造性的集中体现,是将学术出版与数字传播深度融合的产物,“它在气质上既不同于政府管理部门主导的上层设计,也不同于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设计,更不同于IT精英那种技术导向型的设计”。[2]这不仅反映了学术编辑群体敬畏学术、服务学术的职业情怀,也彰显了他们引领学术、勇于创新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04结  语
  综上所述,学术编辑的学术性、艺术性、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其整理性、经验性、服务性的表象遮蔽。从制度层面看,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是学术编辑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从职业属性看,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是学术编辑专业化、职业化的支撑。学术编辑作为一种职业,在体制内早已具有合法化的职业身份,但是学术编辑的存在样态和发展前景却是由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的。因为“成熟的职业,无论在民间社会还是在公共系统,都会有必要的制度保障”,而“民间社会的制度往往是隐形的,能为消费者提供所需服务的职业人群实际上获得了民情民意的默许、认可和保护”。[6]目前学术编辑无论在出版业、学术界还是所在单位都比较边缘,尤其是高校、科研院所,学术编辑的岗位不属于主系列,在职称评定、岗位津贴、职位晋升、办公条件等方面远不如主系列。无论我们在理论上如何挖掘学术编辑的独特属性和专业价值,只要学术编辑在体制中的身份建构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学术编辑的边缘地位就很难改变。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学术编辑群体的边缘地位与其专业化程度是一对互为因果的矛盾体。对于编辑个体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业务能力,才能获得应有的职业认同,开拓广阔的提升空间,实现充分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剑. 如影随形:四十年来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1978-2017年学术期刊史的一个侧面[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35.
[2] 桑海. 学术编辑:学术传播新模式的灵魂:以“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和“域出版学术平台”为例[J].传媒,2016(19):20-24.
[3] 所静,冯蓉,权燕子.大学出版单位编辑的学术能力及培养策略:以天津大学出版单位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6(3):15-18.
[4] 高生文.话语基调视角下学术期刊编辑身份研究[J].编辑之友,2018(4):88-91.
[5] 杨牧之. 编辑艺术[M]. 北京:中华书局,2006:1.
[6] 刘庆昌. 教育之学: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理论探索[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93.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E0MDYyNg==&mid=2694675142&idx=1&sn=2b999ce6b
864f0fd651e5788cbadbeb1&chksm=bae3967b8d941f6d6cac409a526d7d11fb318d3e9075784c72693
942837e871e5c16cb1fbe85&mpshare=1&scene=23&srcid=0913Gyq7f0wzs9EaHcpWf1mj#rd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
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理工大学  京ICP备15000288 号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江西理工大学期刊社与出版中心   

   电话:0797-831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