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晓耕、韩俊
摘要:我国高等院校的“双一流”建设无疑是目前高等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头等大事,文章分析高校“双一流”建设对学术期刊的意义和作用,阐述学术期刊为什么要参与“双一流”建设,如何参与“双一流”建设,以及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提出建立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国际一流学科发展模式,力求使学术期刊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集聚更多的资源,使我国的学术期刊获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双一流;学术期刊;学科
2017年9月,我国“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按照国家要求,“双一流”学校和学科以3年为一周期实施动态考核。所以,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双一流”建设都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以及学术发展的核心内容。关于如何建设“一流学科”的问题,很多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方案。王思华强调高校中层队伍的建设;方阳春、贾丹等认为应强化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遴选;凌辉和刘国瑜强调了实验室在一流学科中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在笔者所查到的资料中还未发现从学术期刊角度探讨“双一流”建设的研究论文。但是,已有学者谈到图书资料对“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作用。例如,刘瑞儒等人在一流学科发展路线图中就提到,建设一流学科要“夯实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建设一流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实习实训基地之外”还需要“国内外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料数据库(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文中虽未直接提及学术期刊,但很显然,学术期刊应该是“文献资料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就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似乎并未完全意识到“双一流”建设对学术期刊的重要意义,这方面的研究也极其匮乏。笔者认为,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也有责任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之中。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双一流”的政策资源、经费资源和人才资源,不断提升使科技期刊更紧密地融入我国学术生态体系中
▉1 学术期刊为什么要参与“双一流”建设
目前,在期刊管理部门中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按时按点出版期刊即可,至于“双一流”建设,那是学校领导以及科技处、人事处等其他部门的事。笔者认为,学术期刊作为学校重要的学术资源,如果长期不能给予学校相应的贡献和支持,对于学术期刊在本单位的发展环境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本文主张学术期刊积极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之中,为学术期刊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发展环境。
1.1 提升学术期刊在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的“龙头”和“龙尾”,是学术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学术期刊与学术界的联系并不是特别紧密。特别是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更是长期处于单位的“边缘”。从客观的角度看,学术期刊编辑部也不是能够经常给学校“贴金”的部门,所以,“边缘化”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由部门的特点决定的。从主观上讲,一些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安于这种“边缘化”的现状,对学校的核心工作关注明显不足。这种主观上的“不思进取”也导致学术期刊边缘化的局面长期难以改变。
此次“双一流”建设,给了期刊编辑部一个“改变现状”的机会。可喜的是,一些编辑部已经开始积极参与本校的“双一流”建设。例如,2018年1月5日,上海大学期刊社举办2017年度第二次主编联席会议中就专门探讨学术期刊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并且将部分期刊纳入学校“一流学科三年建设规划”之中。但是,从全国范围而言,学术期刊 “双一流”建设的参与度还明显不足。
1.2 高校是期刊论文的主要来源
高校是学术论文的重要“产地”。我国的高水平科技期刊,无论是高校主办的期刊还是非高校主办的期刊,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会接受大量的高校投稿。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17年11月发布的《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产出状况报告》统计,2016年我国卓越论文数为12.54万篇,其中高等学校产出的卓越论文数量为105 412篇,占84.0%。因此,密切关注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动向,不仅关系到科技期刊的稿件来源的质量和数量,也为科技期刊依托国家政策、顺“势”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总之,“双一流”建设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事,也是学术界的大事。科技期刊作为我国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双一流”绝不能袖手旁观,而应该积极参与到其中。因为,科技期刊要发展,一定要主动寻求各种可以借用的资源。科技期刊应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政策、资金和人才,在推动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和水平,借以提高科技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 学术期刊如何参与“双一流”建设
学术期刊参与“双一流”建设自然不能脱离办刊,但在办刊的过程中也需要有足够的思考和一定的技巧。其核心在于通过办刊,彰显编辑部以及编辑个人的价值和能力。否则,学术期刊编辑部就只能扮演“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无法提升自己话语权和影响力。
2.1 传统模式——以学科为核心推动学术期刊发展
? 以往,学科与期刊的关系大多是学科推动期刊,笔者称之为“锦上添花”模式。就是该学科已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人才集聚效应,为了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效力,进一步提升该学科的影响力,于是依托已有的强大资源创办一个期刊。在这种模式下,没有这个期刊该学科也已具备很强的实力,办刊只是为了好上加好。这种办刊模式对于学术发展而言无可厚非,毕竟在学科的“高点”上创办学术期刊,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学术资源,各方的协调成本也相对较低,是一种较为“划算”的办刊方式。
从学术期刊的角度来看,这种办刊模式虽然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打造出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但在创刊以及办刊的过程中,编辑部却几乎一直处于“失语”的状态。期刊的高水平成为几个甚至某一个学术大咖的“功劳”,编辑部只是“打下手”。这就导致学术期刊的发展并未抬升期刊编辑部在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即便打造出一份SCI甚至位于Q1、Q2的期刊,该期刊的编辑部却依然得不到本校的关注和重视。即便形成一些影响力,也更多地局限于期刊界,而期刊在高校的“边缘化”地位仍未得到改变。
我们不否认以学科带动期刊的发展模式对于提升我国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贡献,但是,从编辑或编辑部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学术期刊的编辑有能力也有责任为我国的学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2 创新模式——以学术期刊为牵引提升学科水平
本文倡导的是一种以期刊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笔者称之为“雪中送炭”的办刊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正在发展过程中的学科,这些科学已经具备一定潜力,但同国内外顶级学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时,创办一本以国际顶级为目标的期刊,就很可能给该学科的发展注入一股强大的发展力量。换句话说,就是以期刊的力量推动学科的发展。而且,正是由于该学科的实力尚有欠缺,单凭学科内部的力量很难将期刊打造成TOP期刊。所以,相比“锦上添花”的办刊模式,在“雪中送炭”的模式中,期刊编辑部或许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也能为编辑部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本文将致力于探索、丰富和完善这种以科技期刊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
例如,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各高校对于人才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这时,学术期刊完全可以参与到高校的人才战略之中。学术期刊可以充分利用编委会,吸纳相关学科的高水平专家加入,并借助这些人才,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出谋划策。与各高校现有的人才政策相比,这种借助学术期刊编委会的人才吸引模式更加灵活,投入的资源也相对较少。当然,这种模式要真正落实肯定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但这种人才吸引模式可以打破单位、地域甚至国籍的限制,是天然的人才聚集地,如果能将这些人才通过适当方式引入高校的编辑部,那对于双一流建设则是极大地推动。同时,也能提升学术期刊编辑部在学校的地位和话语权。
▉3 学术期刊如何实现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一流学科发展模式可以克服目前“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弊端,是对“双一流”建设模式的补充和丰富。但是,这种模式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很多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3.1 哪些学科适合此种模式
笔者认为,最适合采用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3种:①已经有相当基础的学科,发展势头很好,只是与顶尖水平尚有差距。这些学科大多是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②具有较强的学科传统和积淀,但近些年发展相对滞后,被其他学校超越。这种学科在很多高校都有,特别是一些老牌高校这种情况更为普遍。③所在学校的优势学科,能够集中学校人、财、物的优势,但因为学校的传统和积淀稍显欠缺,未能形成“一流学科”。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非“985” 甚至非“211”的高校之中。
以上3种情况,对于冲击“一流学科”而言,都属于“烧到七八十度的水”,就缺最后的一把火了。这时,学科发展的常规手段往往已经穷尽,需要一些“剑走偏锋”的方法。这时,学术期刊就可以成为这最后的一把火,将这些学科推进“一流”。
3.2 哪些期刊适合此种模式
本文提出的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一流学科发展模式中的“学术期刊”主要是指英文期刊。此次的“双一流”建设都是以国际上知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对标的,英文期刊有天然的国际化“基因”,如国际化的投审稿系统、国际化的稿源、国际化的读者群、国际化的审稿专家、国际化的编委会、国际出版公司等。所以,英文学术期刊是一个天然的国际学术平台,这种优势是中文期刊无法比拟的。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中文学术期刊虽然在此模式中不是“主力军”,却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中文期刊为我国的英文期刊培养了大量的办刊人才。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我国很多英文期刊的办刊人最初都是中文期刊编辑,通过中文期刊历练,他们积累了期刊出版的经验、熟悉了期刊出版的规律,为英文期刊的创办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文学术期刊是我国英文学术期刊的“摇篮”。
3.3 学术期刊具体需要做哪些工作
本文倡导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模式,一方面,希望充分调动学术期刊这支被“忽视”的强大力量,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中发挥自己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基于期刊编辑的身份,笔者也希望借助“双一流”的契机改变学术期刊在高校被“边缘化”的窘境,提升学术期刊在单位的影响力。当然,付出和收获都是成正比的。在此模式中,学术期刊要成为“核心”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首先,编辑部需要汇聚学校的行政资源,主要包括学校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等。其次,编辑部要充分发动学校的学术资源,这里主要指学校老师和研究人员的办刊热情。在当前“双一流”背景下,相信大家对于创办一本高水平的学术期刊都不会有异议,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障碍。毕竟创办一本高水平的英文期刊费时费力,而且很可能还无法计算在职称晋升等考核体系之中。这也导致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于办刊“望而却步”,这就需要编辑部人员付出更大的诚意,在可能的情况下努力配合专家尽量解决一些现实困难,将办刊推进下去。最后,编辑部还需要适时地宣传办刊对于“双一流”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由于编辑部长期远离学校的核心工作,学校从上到下也不认为编辑部能为“双一流”建设这样的核心工作做出什么贡献。这种惯性思维在实践中很可能会对落实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一流学科发展模式形成一些困扰,要改变这种看法,就必须依靠我们编辑部的工作人员通过校内会议、工作汇报、校内项目争取等一切机会,让学校各级领导、老师甚至学生都认识到学术期刊有能力、有责任、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之中。在积极参与学校“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提升学术期刊在本校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4 结论
“双一流”建设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各个学校最为核心的工作。学术期刊有能力也有责任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来,为本单位以及本学科的“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且,在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学术期刊也能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更多的资源和条件,进而推动学术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学术期刊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双赢”。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I3MjM4MA==&mid=2649126192&idx=1&sn=08f00c6564a3a00
877a86eb3430a3305&chksm=880fac63bf7825756aae7378929fe1094c752ea3f151ff8385e80806ef8c97a2
12511c4ea9cc&mpshare=1&scene=23&srcid=0913mPNnm5lUX6B5lGpCs26U#rd
声明:本网站为非盈利网站,大多信息来源于网友推荐。
如果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人认为违反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